戴氏云∶仲景论衄血宜发汗,麻黄汤主之。少阴病,二三日至四五日,腹痛,小便不利,下利不止,便脓血者,桃花汤主之。
太阳为寒水之经,凡见恶寒便为在表,最为的当。 尝读刘守真书云∶伤寒无阴证,人伤于寒则为热病,热病乃汗病也。
若发汗则燥,心愦愦,反谵语。五苓散见小便不利。
今反见胸胁下满,如结胸状,谵语者,此因经水适来,血海正开,热邪乘虚入于厥阴藏血之室,肝主魂,热邪内乱神明,是以胁满谵语,故刺期门厥阴所注之,泻其实热外泄。三阴盗汗,当归六黄汤。
太阳病,六七日,表症仍在,当散表。阴寒欲出,则下趋小腹而止。
若发汗已身灼热者,名风温。又云阳病而见阴脉者,死。